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
切换语言
简体中文
繁体中文
首页 > 资讯 > 正文

美国的财政到底无耻不无耻?

2021-11-01 18:40:57
 
1838
关联平台:
无耻的,但无耻不是第一天了。

最近我开始休假了,或者说转入不活跃状态,期间不会影响在线会议。

休假期每天我都会在社区发一些我的随想和笔记,这部分内容是碎片化的,过脑程度比较低。

这个系列是“临时性的”,会在我恢复活跃状态以后终止。

有朋友昨天看完了休假笔记(1)来问,说联储是不是被财政部坑了才会丧失独立性。

顺着这个思路我来给耶伦奶奶洗个地。她老人家从联储主席的位子上退下来接了财政部长这个位子,其实已经间接说明了货币从属于财政。但是呢,财政部并不是整个货币权力链条的终点。因此把“高债务”和“主张取消债务上限”的骂名安在她的身上有些过分了。

谁的锅最大?

真要分锅的话,美国行政当局分到的锅肯定是最大的,耶伦只能分到一个小锅,因为她只是一个执行者,去执行为行政当局所确定的支出方案来“找钱”的工作。

美国的“找钱”跟我们国家的“找钱”还不太一样。美国是“由支定收”的财政体系,对应的体系是“量入为出”。

所谓由支定收,就是你先定花多少钱,然后再去“找钱”支持这个支出;而“量入为出”,则是你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儿。

在“量入为出”的体系内,行政当局要尽可能优化自身的“税收融资”,因为多到手的税,就意味着更多的支出空间。

在“由支定收”的体系内,行政当局要尽可能优化自身的“债务管理”,因为更多的支出往往难以找到足够的税收融资,只能通过发行债务来获取资金。

由支定收绑架央行

问题来了,由支定收的体系中,财政部门实际上被迫影响了货币当局的货币发行。我们来举个简单的例子。

假设美国政府现在需要花费5万亿美元,但是疫情导致了税收融资阻力重重,国会的加税方案一方面受到反对党的阻挠,另一方面由于激进的征税提议,导致了本党派支持率的下降。

因此,最终所有的支出都必须通过债务融资来完成。

通常我们想象中的债务融资,都是可以通过存量的资金(储蓄)来支持的。比如老百姓手里的储蓄,债券基金手里的“干火药”以及银行手里的富余准备金。政府只是作为一个融资主体在市场里融资而已。

但是,如此大规模的融资,会让大量的资金都涌向财政部的口袋,导致市场里的钱越来越少,市场利率越来越高。

这时候,就需要联储出马,来实施“债务货币化”,只不过这个债务货币化是间接的。

联储不可以直接向财政部认购债务,但是债券一级交易商可以,债券一级交易商没钱,拿着美债去找联储“借钱”。

这个借钱的过程是联储增发的货币。那么明面上联储没有债务货币化,但是实际上只是联储经由“一级交易商”这个通道完成了“债务货币化”。

这就是为什么2019年美国融资市场出现“波澜”的原因。美联储当时的“缩表政策”已经不断地在销毁体系内的富余流动性。结果财政部还在不断地从体系内“抽水”——债务越发越多。这个时候,市场利率就绷不住了往上走。

因此,问题的关键在于“由支定收”的体系本身无法限制支出,无法限制支出自然无法限制债务,无法限制债务就无法限制货币量。

因为只要一个支出法案通过后成为了法律,这个钱就必须花,财政部就必须发债去满足,市场就必须去承接这些债务,流动性缺口就自然转化为了联储的宽松压力。

管好支出

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一位经济学家Laurence J.Kotlikoff曾经表态“美国已经实质破产”。

现在,美国的债务/GDP指标已经突破了100%,债务上限危机也给美国的行政当局敲响了警钟。

但是这一切都还没有指向整个债务管理问题背后的根源性症结——很多支出实际上是温水煮青蛙。

我们这里要区分两种支出,一种是即期性支出,一种是长期性、定期的支出。

即期的发钱补贴和支出政策,只是一次性的支出,虽然看着规模大,但是忍忍就过了。

但是那些长期、定期的,看着规模不大的支出反而会让你感到痛苦——房奴是被房贷奴役的,那么奴役美债的长期、定期的支出是什么呢?

社会保障体系!

换个思路,社保是一种政府融资行为

Laurence J.Kotlikoff认为,社保其实是一种政府融资行为,虽然它看上去确实是一种税收(想必大家也一定是这样想的)。

但是它所强迫的百姓的“定期支出”,并不是没有代价的,而是在未来需要以“定期支出”的形式返还给老百姓(给你发社保和养老金)。

因此,现在收的社保其实是政府“问你借钱”,等你老了失业了,政府要“还你钱”。

还你的钱相比于你缴纳的社保的差额,如果是更多了,那么就是政府的“融资利率”。

在2015年,Laurence J.Kotlikoff做出的测算结果是,如果回溯所有的社保税,并将之视为政府的借款,公众持有的美债可不仅仅是13万亿美元,而是38万亿美元,是美国GDP水平的211%。

换句话说,我们现在看到的突破天际的美债,还没有算上政府未来的“或有债务”。

细思极恐是吧?不要忘记一点,美国的人口年龄结构还算比较平衡的。还没有面临欧洲和日本这样的老龄化问题。

对于那些老龄化程度很高(或者未来会很高)的经济体而言,政府的潜在支出义务会非常高,现在还没有反应在债务上。

算上那些铁定要政府花的钱,可能早就符合“破产”的标准了。

那怎么办?

别担心,当局总会想到办法的。

对于财政部而言,合适的策略有三。

  1. 通过通胀来施加“违约”,通胀时,由于绝对货币规模的上升,之前的债务价值被稀释了。这是一种隐性的违约。(哈哈,通胀是“暂时性的”)
  2. 收取更高的税收。所以耶伦才要力推富人税和全球税制,她对美国的财政状况了如指掌。
  3. 削减支出。这是耶伦无可奈何之事,或者说,光靠一届政府小打小闹做不成大事。当然我们至少看到一点好转的迹象,至少BBB缩减到1.75万亿的规模了。

美国财政很无耻哟

对了,美国的财政史,可以说是非常无耻了。无耻的事情有三,大家可以细品。

第一件事儿,1861-1864年在林肯内阁任财政部长的Salmon P. Chase戏耍美国银行体系,大通银行Chase Bank(现摩根大通的前身)即为纪念他而命名。

1861年8月,Chase前去会见纽约的大银行家们,向他们申请一笔贷款(当时没有美联储)。最终Chase获得了1.5亿美元的信贷,这部分货币是银行记账在自身表内的新货币——Chase获得了这笔银行存款。

银行购买了政府债券,支付了一笔新增存款(跟量化宽松没区别)。

政府债务增加了贷款负债(支付了欠条),获取了一笔银行存款。

Chase在拿到这笔存款以后,并没有在美国境内使用——如果在境内使用,银行实际上不会受影响,因为存款总是在银行体系内流通周转,逃不出银行体系。

Chase申请了提现!他让银行兑付为1.5亿美元价值的黄金。

银行只能满足他的要求,使用自己的黄金储备兑付给了他价值1.5亿美元的黄金。

Chase使用这笔黄金,在国际市场上采购物资。为什么要用黄金?因为当时谁会接受美元呢?只有黄金才是国际货币。

财政部空手套白狼,能说不无耻吗?

第二件事儿,1933年6102行政令以及1934年的《黄金储备法》

为了美联储操作便利,可不能让老百姓手里拿着黄金。6102号行政令以及《黄金储备法》是罗斯福的手笔,法案规定:

1.禁止老百姓囤积黄金资产

2.立刻把黄金卖给联储,联储给你“法定货币”(类似金圆券)

经此,黄金成为了给美元信用体系开路的牺牲品。(拿来吧你)

我做过一个百年联储资产负债表的视频,大家可以看看黄金的占比是怎么一落千丈的。

第三件事儿,尼克松终结布雷顿森体体系,黄金兑付终止。

这件事就是第一件事的翻版。Chase在掏空了银行体系的黄金以后,银行也终结了黄金的兑付。

结果美元信用受到黄金兑付威胁的时候,尼克松果断终止了黄金的兑付。

实际上这就是政府债务的违约行为了…因为美元也是美国的债务…

那是真的牛逼

最后给大家普及两点,很多自媒体天天骂美元,然后喜欢出点脑瘫主意比如抛美债,因为美国有可能违约。

这种说法很滑稽。

第一,美债从来不需要偿付,一直是滚动发行的,还你的钱是新发债借来的钱。本来这个钱就没想着还,要是钱真还了,债务怎么可能越垒越高?应该越还越少才对。

第二,你抛掉美债,换到的是美元,美元是什么?还是美联储的隔夜债务。美债说白了就是远期的美元,你抛不抛手里都是烂着美元,只不过一个是远期的一个是即期。

就算你把美元抛了,换成什么货币?欧元还是日元?你说说哪种货币让你感到安全?他们没有债务问题吗?

第三,不要害怕美国违约,因为美国一直在违约(通胀、黄金窗口……)。

就写这么点儿吧,明天跟大家说货币当局怕什么。

本文转载自:智堡


声明:
本文内容不代表斑马投诉网站观点,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。投资有风险,选择需谨慎! 如涉及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我们,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作出调整!